轨道+物业 深挖交通潜力 激发城市活力

发布时间:2018-07-28

2018年7月,河南省郑州市发布《郑州市轨道交通段(场)及沿线站点毗邻区域土地综合开发建设导则(试行)》,郑州开始构建“轨道+物业”的场站资源开发新模式。

“轨道+物业”本质为TOD(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是指利用轨道交通带动土地开发,在地铁场站等设置公交换乘设施,建设集居住、商业、办公、酒店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2017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要推动“轨道+物业”发展,我国许多城市已针对轨道交通TOD模式开展积极探索。

去年6月,重庆规划了国内首个“高铁+地铁+公交”的沙坪坝TOD项目,开创全新的出行+生活模式。今年年初,湖北武汉首个地铁上盖项目“地铁时代·常青城”首批房源正式交付,依托地铁2号线常青车辆段,将地铁+居住发挥出“1+1>2”的效应。

“‘轨道+物业’集出行、居住、办公、商业和公共服务建设为一体,为居民就业、购物、娱乐等提供了很好的可达性。”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的王江燕博士说。

另外,我国许多城市“轨道+物业”发展仍仅停留在土地招拍挂层面,土地的不断增值无法持续反哺轨道交通的建设与运营。王江燕认为,仅以土地出让的形式进行场站综合开发只能获得轨道交通建设带来的一次性收益,缺乏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地铁公司与房地产企业等机构合作开发、共同受益,能够为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有删减)